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哈尔滨亚冬会期间,除了精彩纷呈的赛事让人回味无穷,还有一群默默无闻却熠熠生辉的志愿者们,以热情、专业和高效的服务,获得了各方的广泛赞誉。
在2月13日举行的亚冬会志愿服务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黑龙江冰上训练中心场馆群体育展示与颁奖经理、2011年亚冬会速度滑冰冠军于静表示,再次深度参与亚冬会,身份的转变,让她深刻体会到了志愿者们的努力与奉献。并称赞来自各高校的志愿者配合度极高,零失误地圆满完成了速度滑冰14场颁奖仪式,展现了优秀的组织能力与奉献精神。
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武汉大学生董健博作为场馆运行部志愿者,在亚冬会中用流利的英语为外国选手答疑解惑,用细致的工作为赛事“零差错”护航,他的表现获得了外国教练的点赞。
志愿者杨涵元与父亲杨岩上演亚冬会上的“父子接力”。杨涵元在哈尔滨冰球馆安保领域当志愿者,杨岩在亚布力赛区工作。寒假期间,杨涵元主动留校协助管理志愿者团队,就连春节都是跟老师同学们一起度过的,除夕晚上他通过视频与家人“云上团聚”,隔着屏幕分享了年夜饭。这种“父子接力”的担当,正是亚冬会志愿者倾心服务的生动写照。
此外,志愿者王立佳在换岗休息时,随手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条动态,原本只是普通的值班记录,却意外收到许多观众留言咨询。“是否提供行李寄存服务”“场馆内温度如何”“亚冬会纪念品在哪里买”,面对这些咨询,王立佳像在岗位工作时一样,耐心且专业地进行解答。在她看来,能多帮助一个人,亚冬会的温暖就多传递一份。
据亚冬会组委会人力资源与志愿者服务部副部长李岩峰详细介绍,本届亚冬会赛事侧志愿者累计报名人数近10万人,按照语言能力、专业特长、社会实践、身心素质和参与服务时间等标准,择优遴选出5875名赛事志愿者,为赛会提供了优质专业的服务,并得到了亚奥理事会官员、代表团成员、运动员等各方充分肯定。
亚冬会的举行也激发了哈尔滨市民的热情,各个行业与普通市民纷纷参与其中,有超过2万名城市侧志愿者参与,覆盖亚冬会赛事场馆周边、旅游景区、交通枢纽、服务行业等重点区域,为赛场外的城市运行提供服务保障。
在城市侧志愿者中,也有许多暖心的故事发生。的哥潘明春义务接送志愿者,被赞为“幕后英雄”。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作为一个哈尔滨人,虽然没当上亚冬会志愿者,但能为志愿者做点什么也算我为家乡作贡献,为亚冬会作贡献,这都是应该的。”
在哈尔滨地铁站,志愿者们身着白色马甲,为乘客提供乘车问询、无障碍预约、物品遗失认领等服务,每天工作时长8小时以上。而在哈尔滨火车站内,城市侧志愿者们为进站有需求的游客提供指引服务,还提供免费的热水、热粥,让进站游客可以御寒暖身。
在哈尔滨亚冬会的舞台上,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志愿者们,用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用激情点燃了亚冬会的热烈氛围,使得“冰雪盛会”因他们的存在而更加丰富多彩,意蕴深远。
(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