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成果展示——代表事迹展播】
编者按:为推进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促进农村地区女性参与全民健身热情,自2023年起,体育总局联合农业农村部、全国妇联开展“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三年来,各级体育、农业农村和妇联部门通力合作、积极推进,将村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文体活动骨干等农村优秀女性,培养成掌握科学健身和组织小型群众活动技能的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截至目前,累计为全国3.3万个行政村培养了9.4万名农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有效带动了广大农民参与体育运动,提升了农村地区健康水平和体育素养。
为集中展现“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丰硕成果,宣传推广各地好经验、好做法,特策划推出《万村女性展风姿》系列代表事迹展播,通过鲜活故事和感人事迹进一步激扬巾帼之志,凝聚巾帼之力,引领千千万万中国农村女性继续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和努力,在推动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中发挥着“半边天”作用,为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图为罗燕妮接受采访 光明网记者逯成业/摄
在湖北恩施州来凤县旧司镇的乡间田野中,有一位身影始终活跃在群众身边。她用舞蹈点燃乡村热情,用体育凝聚人心,用专业传递健康理念。她就是罗燕妮——一名扎根基层的农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
2009年,源于对土家摆手舞的深厚感情,罗燕妮自发组织起社区第一支农村摆手舞蹈队。起初这只是兴趣使然,但随着队伍在半年内迅速壮大至50余人,她深刻认识到,这支队伍不仅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载体,还可以成为传递健康理念、凝聚乡村人心的重要平台。

随着参与锻炼的人逐渐增多,罗燕妮萌生了“送舞进村”的想法。她开始无偿奔走于各个村寨,将摆手舞、广场舞的教学送到每个感兴趣的村民身边。数年间,她牵头组建了20余支村级摆手舞队伍,将体育文化的种子播撒到旧司镇的每一个角落。

2025年,罗燕妮参加了湖北省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这次经历,成为我体育服务生涯的重要转折。”罗燕妮说,通过系统学习动作编排、队形变换、活动组织等专业知识,她的体育服务理念与方法得到全面提升,还从一名志愿者升级为光荣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学成归来后,她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推动群众体育服务走向系统化、专业化。“我们的教学不应该满足于简单的‘教会动作’,而应注重‘科学指导’,确保群众在锻炼中真正受益,让全民健身更加科学有效。”罗燕妮深有感触地说道。
旧司镇“三留守”人员(即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居多,如何让体育服务更有温度,罗燕妮边干边思索,边干边总结。基于农村发展实际,她将目光聚焦到“一老一小”两类特殊群体。为留守儿童创办了“六点半课堂”,带领孩子们打羽毛球、乒乓球,教授爵士舞、曳步舞、健身操,还将摆手舞、滚铁环等传统体育项目融入课程。值得欣喜的是,这些曾经内向的留守儿童,两次登上电视台的直播舞台,自信地展示着舞蹈才华。

在旧司镇老年学校,罗燕妮开设了摆手舞、广场舞、健身操等8门体育课程。她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案,带领大家强身健体、陶冶情操。许多老人从“不愿动”到“主动来”,从“站着看”到“跟着跳”,体育让他们重拾活力,拥有了更加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罗燕妮说这是她的人生格言。“未来,我将继续践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责任与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基层体育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将体育融入群众生活、服务基层治理,让全民健身在鄂西南的青山绿水间蔚然成风。”
光明网微光工作室出品
采访:刘希尧
拍摄:逯成业 董腾飞 周雨涵
制作:董腾飞
